top of page

我认识的达赖喇嘛

结识达赖喇嘛14个年头,感慨自己有缘有幸。至少三次在尊者的住处与老人家见面,两次在纽约城市大学为他举办演讲会,在他的80寿辰纽约庆生会上致辞,算上和他一起举办活动、听讲经等等,我和尊者的见面不下20次,到印度达兰萨拉也有七次。我要说每次我都获得智慧,开悟很多,最重要教导是天下众生平等。



众生平等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在藏文化/藏传佛教/流亡藏人社区/佛教徒心目中,达赖喇嘛是具有神性的敬拜对象。我在纽约贾维茨中心和我大学结束为达赖喇嘛举行的活动后,藏人向我要用过的瓶装水,他们会分撒在手上。我在迪拜向一位泰国僧人展示尊者送的佛像,他马上敬拜金佛,念到:世界第一僧人。




作为一个在纽约从事教育的汉人,我起初不是太了解藏人/藏传佛教的各种规矩,但知道我是不得随意触碰达赖喇嘛身体的,我总是很小心。达赖喇嘛让我放松,说:我不是神,我也得病。我也切除过胆囊。他几次拍着我的手给我讲解我提出的问题。在威斯康辛鹿野苑告别时,他用头碰着我的头说:老朋友,老朋友。



作为一位终身修行的高僧,达赖喇嘛的境界是一般俗人难以想象的。一次在纽约他的80大寿场合与他共进午餐,他的胃口特好。他笑着说,因为我午后不食,所以午餐多吃点。他要工作到晚上,然后夜里打坐,早上五点起床开始工作。他告诉我他会冥思死亡,进入到可以随意出生入死的境界。他可以忘我为人类做工。



达赖喇嘛出身不久就被选为转世灵童,终身过着修行修心生活,他自己没有子女,他把所有藏人看作自己关爱保护对象,对儿童的关爱尤甚。达兰萨拉流亡儿童中心就最好地体现了他和妹妹把流亡儿童(都没有父母在身边)教育看作做重要的工作。流亡藏人社区的寺庙、文教中心、学校都是服务于这项重点的。



达赖喇嘛弘法把佛教传遍全球,尤其西方世界都有辉煌的藏传佛教中心。达赖喇嘛对普世价值和西方文化了解深透。一次我向尊者顾问、佛教哲学家桑东仁波切请教做佛教徒的最简单教导是什么,他告诉我一个字,“念”:念及他人、环境、自己的言行举止。作为一个具有慈悲心的的智者,达赖喇嘛的最大特征是高EQ。




印度是佛教发源地,达赖喇嘛是在复兴那烂陀传承,并自认为是印度之子,所以他对印度人具有高度的关爱,也获得印度人普遍爱戴。但佛教/印度教有强调众生平等和维护种姓制度的区别。在种姓制度下,某些阶层被认为是不洁净的,甚至不得与高种姓同座进餐。达赖喇嘛对印度人祝福/拥抱/亲吻都具有宗教意义。



由于新冠疫情和达赖喇嘛今年进入88岁耄耋之年,达赖喇嘛过去三年生活在与外界的隔离状态,今年开始与外界公开接触。对于达赖喇嘛的健康周围的工作人员最担心的是疾病传染。当一个印度男孩在见到达赖喇嘛的公开集会上要求拥抱,达赖喇嘛想传达几个观念:疫情已不可怕,小孩并不传播病毒,所有人都洁净。



达赖喇嘛的行为风格诙谐幽默,用英文来说他会“tease”/逗你。一次他和桑东仁波切同时出现在达兰萨拉的重要聚会上,他说桑东仁波切和我不一样,他太严肃,不苟言笑。我喜欢随便点。他还说过我的转世可能会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性(引起了多少人对他的转世的关注!)他告诉我:我不需要你写英文书,写中文!



藏传佛教注重上师讲经,师傅把佛经给弟子讲解才是真正传给真经。我有幸在纽约、威斯康辛、达兰萨拉、新德里听尊者讲经,最著名的是《释菩提心论》、《道次第修心之实践》、《法界赞》、《心经》和《修心如沐浴阳光》。记得教诲:“心实乃妄念,离妄知空相;若仍执妄念,岂能了知空?”



在全球化的快速变动中,阻碍人类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种僵化教条:宗教的、文化的、或意识形态的。达赖喇嘛非常强调世俗的非宗教的伦理观。他从不鼓励转宗,也不以佛教为绝对真理论断任何其他文化宗教、文化,而是强调宗教对话、宽容理解、行慈悲心。佛教强调行方便就是根据不同的场景理解各种难处。



达赖喇嘛作为一个站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伟人,对西方文化的拜金主义、性化一切人类关系有过许多批评。同时作为一个藏人,对中共的泛政治化、泛意识形态化也有深刻批评。人类关系不能有一点率性纯真吗?当人们要么成为马克思的狂热信徒,要么就是弗洛伊德的忠实学生,那自然、真实、淳朴的生活又在哪里?



在倾听《道次第修心之实践》时,得一句话:“于我因妒忌,他人责谤等;愿取非理亏,胜利供奉他。”多次见证达赖喇嘛处理中共政权给藏人带来的灾难,他没有愤怒、没有恶语,只是心痛,慈悲心也给与对藏人施暴的人群。面对众多深陷迷惘、无知之网的人群,他也愿意观世难、听世音。除去慈悲心,尊者没有恨。



中共对达赖喇嘛从来没有减弱360度的全方位攻击,并且不顾自己的逻辑自洽、自我矛盾。它只想达到一个目的:妖魔化达赖喇嘛。这是中共困兽犹斗的毒性释放,是一场全球化的洗脑运动。受害者不仅是达赖喇嘛,也是任何挑战中共政权的正义之士。如果我们暗合中共的全权主义、非此即彼思维,就掉进了陷阱。



From: @Xiabamboohermit, April 11, 2023 Tweets

Kommentare


You Might Also Like:
bottom of page